估值範圍: HK$1,800,000.00 - HK$2,200,000.00
"白玉質,座屏由三塊單層鏤雕玉片榫接而成,屏片略呈長方形,通體透雕 「四靈」紋樣:青龍、白虎、朱雀、玄武。瑞獸身軀蜿轉曲折,飛騰於雲氣之間,鱗爪皆刻繪細緻,細節處以遊絲刻技法勾勒,精妙傳神,細微遒勁,為典型的漢代工藝。整個畫面構圖雄渾大氣,奔放有力。兩側站牙略小,呈璜形,上透雕螭紋,螭張口露齒,昂首咆哮,寬鼻吻,水滴眼,兩脅生翼,四足蹬地有力。兩站牙上端各出一長方截面榫頭,榫部插入屏片孔隙之內,拼接後呈「幾」字型,渾然一體,輕便靈巧,容易裝卸。玉屏座採用了透雕、鏤刻、陰刻等多種琢玉技藝,線條飛揚靈動,美輪美奐,寓意祥異神秘,主題突出,表現出兩漢時期獨有的浪漫主義遺風和超世脫俗的精神世界,是西漢玉雕中之傑作。相似形制的漢代玉座屏,可參考1969年河北定縣43號中山穆王劉暢墓發現現存於河北省定州市博物館藏的東漢玉座屏。與拍品形制略為不同,此玉屏為雙層直立,中部屏心部分分為上下兩層,且為屏心兩頭出方榫,插接於站牙卯口之上。其主題紋飾為西王母宴飲,搭配以日月、龜蛇等祥異圖紋,其與本品「四靈紋」一樣,皆為漢代日常用具、壁畫、畫像磚中流行之題材,在玉器史和美術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。屏風起源較早,至遲西漢已出現,是兩漢時期較為盛行的室內陳設器,至明清時演變為裝飾用器,稱「插牌子」,選料以白玉、青玉、碧玉、翡翠居多,以大塊方形、長方形、圓形玉薄板為屏心,雕刻紋樣之後,插於硬木屏座上,極為名貴。漢代玉屏風或座屏也常見於記載,但考古發現以漆器屏風居多,出土玉座屏僅劉暢墓此一件,傳世品更為罕見。此件小座屏選材上佳,玉質潤澤無暇,工藝繁縟華麗,造型、紋飾繼承春秋、戰國時期楚式小座屏,應為漢代貴族階層陳設于房間的純裝飾性觀賞為主的小座屏,工藝水準及藝術性之高超,令人讚歎。"
狀態: | 拍賣結果 - 已流拍 |
---|---|
分類: | 高古玉 |
展會: | 2024年秋季拍賣會 (2025年01月11日) |
尺寸: | 高:22cm |
來源: | 香港東方國際藝術品拍賣有限公司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