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

潘天壽(1897~1971) 夜半睡初酣 立軸 水墨紙本

拍賣結果

拍賣編號 136

2024年秋季拍賣會 - 2025年01月11日

潘天壽(1897~1971) 夜半睡初酣 立軸 水墨紙本

成交價格: HK$2,500,000.00

估值範圍: HK$1,500,000.00 - HK$3,000,000.00

起標價: HK$1,500,000.00

題識:三門灣人。鈐印:「秉之」 強其骨——民族之魂潘天壽在1915年考入浙江第一師範,師從李叔同(弘一法師)、經亨頤,經過五四運動思潮的洗禮,明確自己要當一名中國書畫家。正如他在1921年所作的有詩曰:「寶帳紫流蘇,垂垂重惟明。誰有筆如椽,管領芳菲景。」表示出他對於自身繪畫技藝的自信與豪邁氣魄。1923年潘氏至上海任教,在諸聞韻的介紹下,執弟子禮拜入吳昌碩門下,得到吳的親炙與盛讚。吳昌碩曾感歎說:「阿壽學我最像,跳開去又離我最遠,大器也。」潘天壽經過跟隨吳昌碩、黃賓虹等傳統名家幾年的學習與鑽研,發現突破傳統的辦法不是繞道而行,而是融進去再化出來,更是明確將師法物件與個性相融合的創作道路。對於當時甚囂塵上的西畫改造國畫的論調,他決心要以自己的藝術蛻變來證明民族繪畫所富含的無窮生命力。他曾自言道:「一民族之藝術,即為一民族精神之結晶。」 他以極大的毅力,把振興民族精神、振興民族藝術為己任的思想一直貫穿在他的藝術創作、著述和教學實踐中,直至生命的最後,這種堅強不屈的改革精神都保留體現在作品上,供後世敬仰與追隨。應創作於上世紀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,山石造型或受石濤、缶翁的影響,潘氏以用中鋒兼具側鋒用筆,以線代皴,注重放筆直下,整體乾淨痛快,顯出崖邊山石的雄奇險絕之勢。濃淡相宜的大筆點苔,疏密有秩,寥寥數筆營造在月光下山石間陰陽向背的層次。飽蘸濃墨的畫筆,用強勁腕力一筆接一筆由左上至居中偏右,刻畫迭寫出猛禽的翎毛;墨雖濃又幹,但絲毫沒有板結凝固之感,適當的留白讓翎毛似在月光下折射出烏黑油亮的光澤。再用幾筆把眯著的眼睛與喙勾畫,淡墨染之。半勾月懸於畫面頂部正中,夜色正濃,極潤的墨雲正隨著山風由右至左飄散開來,蜘蛛仍在不知疲憊、辛勤地織網,絲毫不在意絲線被風吹破,四散搖曳。山間三隻猛禽雖在酣睡但絲毫不減睥睨天地的氣勢,與險峻山石氣質渾然一體。潘天壽自幼居住在台州寧海縣,知悉三門灣事件,是指1899年義大利王國企圖向清政府租借三門灣但最終失敗。當時歐洲三強已經分別非法侵佔我國三個渤海沿海的城市地區,德國在1897年強佔膠州灣、俄國在1898年強租旅順大連和英國在1898年強租威海衛。潘氏是極具愛國精神的,以筆為槍,用藝術發出震耳發聵的吶喊。藝術家應該是籍此畫提醒中國愛國同胞不畏強敵,以蜘蛛喻自身,猛禽隱喻三個帝國主義國家,敵我雙方力量較敵固然懸殊,但只要不斷地加強自身的能力與建設,不放棄任何的一點希望。敵人曾在三門灣吃癟,敵人放鬆我不放鬆,只要堅持到底對霸權主義不妥協,有朝一日定能打倒其他敵人,收復故土。

分享此拍品:
狀態: 拍賣結果
分類: 字畫
展會: 2024年秋季拍賣會 (2025年01月11日)
尺寸: -
來源: 香港東方國際藝術品拍賣有限公司